本篇文章1466字,读完约4分钟

台湾之旅,我发誓去见老公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和30年前对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向往一样,有种谒见先贤的感觉。 当然,目睹它的三大镇宫宝毛公鼎、翠玉白菜、肉形石更是迫切的诉求。 文化诉求不像物质诉求那样重要到与生命相关,但像书和艺术一样不可缺少。

台北故宫博物院为中国宫殿式建筑,一二三层为展览陈列空之间,四层为休息茶席三希堂。 其词典收藏着历代文物艺术的精粹,几乎涵盖了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数量达到655000多件。 台北故宫博物院因拥有中华文化宝库的美名而被誉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储量之大是世界多个博物院馆无法比拟的。 应该说当时的国民政府还是做了正确的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一步步前进,北平故宫等地保存的珍宝南迁,搬迁北京故宫博物院古物约20万件,包括《溪山旅游图》。 然后加上最后的迁移宝贝,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规模一下子扩大了。

有识之士认为,只要把北京和台北两大博物院的收藏文物加在一起,就是真正的五千年古老的中国文化表现。 我非常同意这个意见。 虽然这个想法有点不现实。

事实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约70万件藏品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宝库,北京故宫博物院超过100万件藏品也无法比拟。 在文物收藏方面,迁台学者认为金石最重要,鼎是国家的象征,因此拿走了许多青铜器( 2382件)。 文人重视书画,书画本身也要搬运,能拿的尽量拿,一共拿了5424件。 其中仅宋画就达到943幅,宋元山水画系列可以构成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极品特展。 因为中国有君子佩玉的说法,所以玉器也不少。 陶瓷只取了一部分,数了17934件,集合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各瓷器陈列室和敬事室的精品,可谓名窑完成。 有名的三希堂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着三希中的二希,台北藏着其中的一希。 郭熙的《早春图》现在不在台北、北京。 北京有《清明上河图》,台北没有。 龙袍,中国历代只有清王朝保留,当时的学者认为清朝的东西没什么价值,也没什么东西,所以台北故宫博物院没有一件龙袍。

“台北故宫博物院游记”

一句话用中庸之色的话来评价:北京和台北两大博物院各有千秋。

我真的很想多看看台北博物院的珍品。 但是,困难的是收藏太多了,只能隔一段时间换一次。 也就是说,我们这次去看的东西,别人过一会儿可能就看不见了。 我幸福得有点低落。

但是,三大镇宫的宝藏都看到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我还看了《藏龙经》。 是中国最大的佛经。 据说有些宗教倾向的台湾人很重视这件文物,所以像谒见一样的人络绎不绝。

印象深刻的有玉算盘、玉如意、核桃雕刻、翡翠屏风(日本人二战后唯一归还台湾的文化财产)、越王勾践之剑等。

我对瓷器感兴趣。 前几天,每当所谓的景德镇瓷器出售,我总是忘记回来,偶尔买一些。 这次,我看到了很多梦里的好瓷器,比如青瓷、白瓷、汝窑的、哥窑的、钧窑的。 还有不会忘记的青花。 例如青瓷水仙瓶、青花五彩百鹿尊、青花折枝番莲、青花三爪龙等。 有些人不让拍照就记不住。 反正是自己亲眼看到的,所以感觉好像来过这个旅游团。

又看书法展了,第一是祝允明的。 这一期是枝山,是被称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的六指先生家学渊源,诗文、工书法,尤其是其狂草,受到世界赞誉,流传着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的传说。 祝允明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 此次展出的祝允明真笔有《千字文》、《诗翰卷行楷书岳阳楼记》、《临黄庭坚》、《临王义之书先母陈夫人手状》等多种篇幅,令人大饱眼福!

藏品多,游人多,很多东西只是走马观花,就像小人得志一样满足。

标题:“台北故宫博物院游记”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ly/12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