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44字,读完约8分钟

从地理上看,台湾岛和大陆的距离没有变化。 距今7万年前,台湾岛是东亚大陆的半岛,北端经由浙江外海的列岛与东亚大陆连接。 今天的台湾海峡,当时其实是海湾。 7万年前,海面上升,其连接部分断裂,台湾成为被海峡隔离的大岛。 中国历史上多次记载东方某岛有人居住。 也有记述说远征的船队到达了大岛。 历史学家认为,从东汉到宋朝,这些有限的记载都指向台湾。

(来自《许偲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

西洋海盗和东方倭寇猖獗的东亚沿岸

台湾岛位于中国沿海,自古至今。 台湾进入历史,可以远远追溯到南宋活跃的海外贸易。 但是,我认为台湾真正和大陆的历史联系在一起是从16世纪开始的。 是西方人进入东方,开拓市场,寻求资源的时候了。 葡萄牙人首先在东方活动,获得了澳门,在日本也获得了贸易据点。 荷兰人后来居上位,成为在东亚地区活动的第一势力。 这个时候,中国历史上记载了很多叫做倭寇的活动。 至今为止的教科书认为,这个倭寇是日本海盗。 倭寇的崛起是与葡萄牙人进军东南亚同步发生的。 根据中国史书记载,西方人叫红毛番,日本人叫倭寇。 明朝晚期发生的这些事件,都应该被视为全球海上活动的一部分。

西方势力的东来,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海上贸易和海上掠夺。 当时的日本是锁国中,日本的官方政策不允许平民随意出海。 中国明朝初期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永乐以后,明朝官方就没有再继续过更大规模的海上活动。 作为东亚两大国家的日本和中国,在官方政策上没有正式的海上活动。 但是,此时由于西方人在东方的活动,民间出现了一些海上活动集团。 在日本,九州地区的诸侯参加了海上活动。 在中国,多种民间资本投入海上贸易。

如上所述,明代初期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之后政府不再从事海上活动,但造船的技术、海上航行的知识,在民间也有保存,是唐、宋、元三代逐渐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 其实,自唐、宋、元以来,南海各国沿着马来西亚半岛海岸,与中国的贸易活动,在民间并未中断。 只是西方人来到东方后,民间的海上活动再次受到新的刺激,变得更加活跃。 政府不允许平民随意入海,但如果有利可图,有人会投资,从海上国际贸易中获益匪浅。

未经国家许可在海上活动的这些船队,并不仅仅来自某个国家。 这些专业的海上活动家,纵横合衡,一边合作一边竞争。 中国和日本的沿海地区也有与海上集团合作的商人,提供出口商品或接收运来的货物。 这样的海上贸易,是因为它具有显着的国际性。 官私记录中经常指出,明朝被称为倭寇的集团中,夹杂着很多中国人,也与西方海上的力量有关。 倭寇这个名词实际上是国际集团的总称,他们分分合合,没有一定的归属和组织。 中国沿海有多家商人,有可能利用渔船将中国丝绸、瓷器运输到海上贸易集团。 中国的富人,例如安徽的徽商,资金充裕,投资造船,聘请专家参加海上贸易。

作为海上集团活动基地的台湾

国际海上集团要建立基地。 澳门是葡萄牙人以半租半占的形式从中国取得的港口。 中国民间海上集团也将建立活动基地。 例如,在浙江宁波附近的双屿,曾经有海上集团的基地。 16世纪海上活动的主要人物是王直、徐海、许氏兄弟,这些人物都在双屿活动过。 后来,双屿的存在引起了中国政府的观察,所以胡宗宪发动了大量渔船,帮助官兵踏上双屿已经相当规模的港口,拥有码头、街道、仓库甚至教堂。 因为双岛的存在可以在史乘上看到,所以我们知道哪些细节。

事实上,那时海上集团在多个沿海小岛上活动。 台湾南北两端曾有这样的基地。 我们很清楚的是,荷兰人在今天的台南和高雄地区建立了荷兰东印度企业的据点。 他们的城堡是今天的安平古城。 基隆、西班牙人也曾建立据点,但不久后被荷兰人驱逐。

在中国的海上活动集团中,颜思齐集团也曾经在嘉义的海边建立了休息的补给据点。 据悉,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曾是颜氏的部下,不仅得到淡水停泊在那里,还从福建招募壮丁、运牛、开垦农田,生产自己的粮食。

这些历史事实表明,台湾在这个非常活跃的海商活动时期,在不断受到干扰的海战中,进入了中国的历史。 荷兰人本来要夺取澎湖作为基地,但被中国驻军挡住了。 中国驻军将军向荷兰人派遣翻译,不远的地方,有个叫大员的地方。 那里已经住着人,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海上活动。 你可以在那里停泊休息。 没有必要骚扰澎湖。

这个译者的名字叫何斌,西语和台湾南部原住民的语言可能都懂。 他自己在高官那里有住所,还从事相当多的海上活动。 也就是说,这位何斌后来率领郑成功的舰队进入台南的鹿耳门,从荷兰人手中夺取了台湾。 当荷兰人抵达台湾大佬,也就是今天的安平古城一带时,发现中国的海上活动团体已经住在那里,并形成了村落。 荷兰人在那里建立了基地,把台湾引入了西方人的海上活动。

那个时期,活跃的大航线、海上贸易圈、探险工作,是实现今天我们全球化的最后一步。 那时,新大陆、澳大利亚等地被西方人占有。 这个时候,世界变成了共同的贸易网,台湾进入了世界性的文化交换互联网。

为什么台湾离大陆这么近,大陆和台湾却没有很紧密持续的关系?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寻求答案。 据说台湾海峡的水流速度太快,难以横渡。 有人说中国的船不利于沿岸航行。 但这些在今天不是理由。

最重要的理由是,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几千年间,到16世纪为止,台湾岛的人口很少。 台湾地形多而复杂,在丛林、湖泊、河流、山林、山谷和台地,把台湾切成小片。 台湾属于亚热带气候,岛上树木生长非常快,榛莽遍地,开辟道路不容易。 所以考古学上出现的现象有:并期,不同地区的古代文化,看起来都相当独立,不确定可以整理的承袭关系或融合的现象。

中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台湾

关于台湾,最初的文案记载是1603年陈第的《东番记》,全文1400多字,应视为短文。 与百年后康熙年间郁永河的《裨海纪游》相比,《东番记》是一部非常短的着作,但其记录的副本却非常简洁。 陈第跟随澎湖水师将军于1602年追赶倭寇,赶上台湾,登陆大佬。 因此,他有机会目睹台湾原住民的生活。 他的叙述是从今天嘉义的布袋开始的,很明显布袋是他们登陆的第一站。 从嘉义向南,到今天的高雄旗津、屏东、东港,再追溯到台南,最后就是台北的淡水河八里。 他认为这些地方有几十个村落。 这些都是当地原住民的居住地。 据他解释,所有居住地或所有社,人口最多不过千人,没有酋长,谁家人口多,谁家就是当地领导人。 这些村落各有名称,语言也不完全相同。 他们既不知道文案也不知道天文历,甚至不记得年代。

“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历史溯源”

根据陈第的记载,原住民曾与倭寇发生过严重的冲突,他们被倭寇打败,不得不躲在深山里。 陈第曾经跟随中国水师追赶倭寇,上岸驱逐敌人。 为此,土着领导人带着许多礼物表示感谢。 他还说,漳州、泉州等地的一些老百姓经常来往于台湾和大陆之间,懂得台湾原住民的语言。 他们带来器皿、纺织品、盐、铁,和台湾原住民交换鹿皮、鹿角等当地物产。

他所描绘的海外伊甸园,没有很多庞杂的组织,没有太多的生产能力,人们过着相当自然简单的生活。 这样的岛,总人口也不过十几万、二十万,不能构成广阔的市场。 这是因为它不会吸引许多大陆人从事贸易。 他们的物产非常有限,可以用于贸易的商品不过是鹿角和鹿皮,也可能有木藤和樟脑。 这是一个不提供资源也不具备交易市场的岛屿,当然大陆商人不会经常来往。

台湾没有进入中国历史,并不是说大陆沿岸的人不了解台湾,只是台湾当时的资源和人口,不足以吸引大陆人和台湾进行经常性的贸易。 实际上,1603年利马洞绘制的地图上有台湾岛的形象,但没有命名。 她只是作为一个岛屿放在大琉球的南方大琉球。 这张地图的记录充分证明了大陆沿岸居民很了解这个岛,也有人进出那里。 当时,台湾并不为大陆人所知,而是在中国的官方记录中,并不特别关注这个岛。

标题:“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历史溯源”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ly/12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