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1字,读完约3分钟

捷运是现在台北的大城市贯穿南北东西的交通大动脉。

台北捷运空之间与大陆多个城市深藏于地下的地铁有很多不同。

一进入地下车站,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地铁地图,在棕、红、橘、黄、绿、蓝6错综的交叉线路上设有102个车站,台北几乎所有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串联而成。 的银色车站,风格迥异,建成了融入文史元素的艺术馆。

台北车站、捷运板南线、淡水线汇聚路口,接入台湾高铁、普悠玛,是全台运量最大的车站,行人热闹。 车站里有诚品书店、美味的小吃、林浩百货,什么都有。

台北火车站,当地人将台湾文化地标台北故宫博物院搬到这里:站内公共走廊、口袋版博物院、翠玉白菜的巨幅海报备受瞩目。

馆举行的干隆艺术宴真迹展在车站变成了复制品展,但对艺术表现没有任何影响:嵌入墙壁或单列陈列柜的玻璃橱窗,展示着白瓷婴儿枕、青瓷水仙盆、宝石红釉帽壶等复制品。 许多路人停下来深入评价。

岛式站台上,手拿莲花,高3米,莲花拿着铜像。 手持地缘历史和人文,空之间的五指旋转、飘舞、摇摆、节奏悠长,在生命的洪流中,依托着洁净的创作者李光裕,在铭牌上如此阐释铜像的内涵。

忠孝敦化站和旁边的忠孝复兴站之间连通着宽阔的地下道。 地上,是当地最繁华的东区,是年轻人最喜欢的地方。

进入忠孝敦化站,从东到西,广场从第7号到第1号。 误落的红灯笼吸天花板,绿色砚台装饰广场,供休息。

城四走廊上展示着台北的建筑木雕,从台北世贸中心、新光摩天大楼等现代地标,到马英九事务所、公安局、龙山寺、北城门等古老建筑,连接着城市快速发展的轨迹。

中山站、中正纪念堂站、台北站、忠孝复兴站设有艺文廊,艺术概念直接融合在车站主体中。

忠孝复兴站南、北两侧的艺文廊散发着对弱者的人文关怀,在长达数十米的过道墙上,满嘴都是画家的画。 这些画家不幸失去双手,用嘴巴标题、脚趾夹彩笔的方法,描绘了他们眼中的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乘坐白身青底、蛇身纠缠的捷运列车,向北,到达淡水站。

淡水曾经拥有全台第一大港,是早年外界进入台北的入口,也是西方文明在台湾北部传播的出发点。 16世纪荷兰人掌握了西方的海权,为了防止中日贸易路线被西班牙分割,驱逐了占领台湾的西班牙人,新建成了城市,其古迹现在遗留在淡水红毛城。

淡水站的外观和红毛城很像。 朱红色的瓦砾砖墙、低矮的门楼拱洞、敞开圆形窗体的车站整体古朴端庄。 一点民间艺人在车站聚集,静静为游人临摹素描,制作手工艺品。

走出车站,与艺术相遇,离别散步停止,洞察奥妙,变迁。 台北捷运102站,无论在哪个车站,都能找到对话城市的小切口。 (完)

标题:“台湾捷运站里的“艺术馆””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ly/13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