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5字,读完约5分钟

石煤矿遗迹

平溪的煤矿业在日治时代日本企业藤田组和台湾台阳矿业企业得到日本政府许可后,于1918年开始合资开采。 平溪煤矿主要是从石头底部开采的。 这是位于南港层下、大寮层上的煤矿层。 1920年藤田集团将合资企业的股份全部转让给了台阳企业。 为了运输煤矿,台阳创始人颜云年投入巨额资金建设单轨平溪线铁路。 平溪线建于1921年7月,总长12.9公里,经瑞芳、平溪等地,以菁桐为终点。

菁桐站(高241米)是建于1929年的木制日本式建筑。 虽然1994年进行了整修,但在不久的日治时代采用的旧椅子和金库至今仍在使用,还保存着防止旧列车碰撞的闭塞器和旧电话簿。

穿越铁路(平溪线班次1个多小时,列车未到达时,游客可以在铁路上玩耍),走对面的石阶,也就是石底煤矿遗迹,第一个看到的是石阶左侧煤矿的选矿阶段,往上走就是旧日办公区和西侧的石底大斜。 石底大斜坑于1937年开工建设,1939年完工,曾为全台第一坑,单一坑口煤产量全国最高。 菁桐和平溪地底丰富的煤矿,和平溪线铁路共同带动了菁桐和平溪一世的繁荣。 在2001年台湾文建会举办的“台湾历史建筑百景”投票中,菁桐站和石底煤矿冲刷选楼分别被选中。

菁桐古道平溪段从石底煤矿遗址到西行,菁桐古道平溪段入口(高274米),菁桐古道是旧日汐止和平溪之间民众和物资往来的通道,分为汐止段和平溪段,以盘石岭(今天汐平公路最高点)为界。 平溪长约2.7公里,日治时代是建设于6尺宽的保甲路。

石煤矿遗址向西走约100米,有一个车道的叉形,左路水平,右路向上,进入右车道(其左侧有绿色围栏),不久道路右转,再往前走约9分钟,直到叉形 从笔直的左侧有矮墙的右路(虽然被树荫遮住,但是路面经常被青苔弄湿)进入,大约7分钟就会碰到一个小停车场(高297米)。 右侧的上行右段路是攀登石笋尖(高520米)的登山口之一。 向左走,左侧的树上有“菁桐古道”的标志,从停车场左侧的小路进入,马上进入小河没有护栏的桥面,过桥后,路径右转,前进约5分钟,左侧有小路,芋锤尖(高622米) 续菁桐古道约20米,据山林桥介绍,过桥前,桥的左侧有一条小路,依然是通往芋锤尖的登山步道。 过桥后,古道突然左转,石阶突然上升,溪床在左侧。 约6分钟后,在石阶处右转,再上升约20米,石阶结束后,将形成两处废弃通道。 这有一个叫做“魔神仔穴”(高402米)的标志。 这两条通道是以前的运煤车通道,右侧通道长约15米,比较直,可以看到另一条出口。 左侧通道长约20米。 因为有转弯的地方,我看不到另一个出口。 从左侧通道进入,地面泥软,很快就会到达另一个出口。 如果不想走在这个泥泞的地面上,从石阶结束前约20米处开始,石阶的转弯处沿着溪流床进入登山小径,很快就可以走到左侧通道的另一个出口了。

“台湾历史旅游:石底煤矿遗址、菁桐古道平溪段、三坑山_新北旅游_台湾岛旅

从左边的通道到另一个出口,未铺好的路面,保存了原来的山径,浓密的森林溪流声,野花在寂静的环境中迎接着。 高474米,左侧的树上有标志“云雾谷”,但这里几乎看不到“云”和“雾”。 被浓密的森林包围,确实感觉很模糊。 继续攀登上山,出了树荫后不久就到了一个岔路口,右侧后方来了一条大保线,来到了会(高545米)。 接着是右侧路边的大石头,标志“肉板峠”(高549米)。 即将到菁桐古道汐止段和平溪段的交界点“盘石岭”(高533米),位于汐平公路旁边。 汐平公路的另一边有土地公庙,旁边设有休息处。

三坑山

回到与保线的十字路口,从保线进入,6分钟后击中一处叉子(高544米),选择右径,约10分钟后,选择其他叉子(高490米),选择左径前往三坑山。 从此,许多上坡和下坡,地面多树根,山径变窄,明显比菁桐古道少很多人到访。 这条路起初没有小河,所以路面湿滑。 约25分钟后,进入河谷地,沿着溪水石走,不久到达一岔路,选择左路,约15分钟后,又走二岔路,左路明显上坡是三坑山的攀登路径,陡坡,靠树根,10分钟后走三坑山的

下山在上棱前最后叉,取左径。 五分钟后,另一把叉子,还取了左径,横穿了溪沟,路况还不错。 不久进入溪床,两分钟后取道小左溪直到双溪流淌的地方。 这条路走在山谷里,青苔多,潮湿,必须小心前进。 溪石难找,路少,必须仔细寻找,但环境幽静,树荫浓密,是夏天理想的游憩场所。 约7分钟后,到一叉路,过溪床到右岸,一出森林就是“圆场”(高318米),右叉路是通往石笋尖的另一个登山口。 沿着左侧石阶下山,进入1车道约20分钟后进入车道和平溪线的铁路岔路口,右转,沿着铁路左侧走,车道左侧经过迷你可爱的菁桐国小,约10分钟后可以回到菁桐站。

标题:“台湾历史旅游:石底煤矿遗址、菁桐古道平溪段、三坑山_新北旅游_台湾岛旅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xw/10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