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58字,读完约5分钟

香港中评社4月19日报道,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远望》杂志总石佳音在两岸融合视野下在台湾史论坛上评论说,需要反德促统,需要破立,即使只提出对台独史观的说法,如果不能解读他们的思维模式,也没有杀伤力 要解读天然独,第一要有意拒绝采用台独词汇。 第二,揭露台独的知识论。 第三,必须批判台独的做法论。 在审视两岸关系、进行反德促统事业时,不仅要注意轻重缓急,夺回领土,还需要谋求内心的和谐。

石佳音表示,台湾两党合作进行的台独教改,最棘手的产品是天然独有的。 现在,反独促统需要破有立。 即使只说对台独史观的说法,如果不能解读他们的思维模式就没有杀伤力。 要解除台独,就要知道为什么反德促统的工作没有做好。 大部分对局政策都是让台湾年轻人去大陆访问,让他们受益,不知道是因为对大陆缺乏了解,还是因为对大陆缺乏了解,这些都不太有效,都有日本人的血统 重要的是正确认识天然孤独。

为什么天然不易变化? 石佳音认为,天然独不是天生的,而是成为了台湾孩子在一定条件下不会考虑支持台独的年轻人。 天然独不是不了解中国,不是不知道统一有利,也不是不知道台独没有胜算,其认识框架决定了他们在知识上判断不是中国人。

石佳音说,天然独幼时期的培养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实现的:第一,台独政党进行了非常彻底的语言体系变化,改变了台湾年轻人注意思考的语言。 例如,他们创造了日治这个词。 例如,孩子接触到的大陆和中国的概念是排他性的,它们之间的差别就像狗和猫,但却是两种不同的动物。 现在要求台湾人走中国公民通道,说是持有台湾护照的人。 在这样的语境下,在这样的概念框架下看两岸关系,两边是一国、台湾现在的语境,加上后天的教育,台湾年轻人自然会接受台湾和中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社会、两个民族。 台湾人说去大陆是出国,台独的词汇已经渗透到各方面。

石佳音说,第二,台独有台湾岛史观这一知识论,不以人群和社会为基础,而是以台湾岛这一地理领域为历史故事主体,也是国族认可的对象,提出了史学方法上实际上完全站不住脚的史观。 现在的台湾岛史等于把台湾史看成台湾岛地质学的附属史。 曹永和在台湾岛(地理区域; 不是人,而是社会)作为历史故事的主体和国族承认的(集体忠诚)对象,违背历史是人群/社会的历史,人群才是历史故事主体的史学。

石佳音说,在孩子还没有思考能力的时候,他读的教科书告诉了他。 台湾是独立的主体,我们出生在台湾岛,以为我们是台湾人。 在这些观念下长大的孩子是天然孤独的。 天然德国充满了来自无知的自信,这些人能以如此高的姿态表现出对台湾德国的忠诚。 因为对他们来说,台独是客观知识,这是天然独一无二的重要特征。 他们没有像老一辈台湾人那样的自怜和悲情,反而不思考,自信地表达出对台湾人的忠诚和对中国的仇恨。

石佳音说,第三,台独的做法论是想象的共同体/建构论的民族主义。 台德引用benedict anderson想象的共同体( imagined communities )理论虚化中国、中国人、中华民族,相反进行台德民族的国族建构,这就是台德意识形态的做法论。

石佳音说,事实上,国家/民族共同体是基于历史上的共同命运而产生的,不仅要符合想象,也要符合道德。 但是,台独故意无视国族认可的道德,大体上利用西方理论大师的加持和包装,把数典的忘祖、认贼为父视为合理。 虽然天然独是人工独,但是作为客观的知识被学习的情况下,这个信念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天然怎么解读? 石佳音说,第一,故意拒绝采用台独词汇,如同终战、日治。 第二,必须揭露台独的知识论:历史是人群的历史,不是地质学的附属行业。 第三,必须批判台独的做法论:民族不是任意想象的共同体,必须符合史实和道德。

石佳音说,总之,我们在审视两岸关系,进行反德促统事业时,要注意轻重缓急,不仅要夺回领土,还要达成内心的和谐。 从轻重来说,文化促进系统应重于武力促进系统、经济惠台等。 在缓急方面,必须明确历史观重于史料的观点:碰撞台独的史观(不仅仅是史料),重建符合历史和道德的台湾史。

两岸融合视野下台湾史论坛由福建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共同主办,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军事科学院、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台湾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台湾佛光大学、台湾艺术大学及福建省档案馆、台湾文献馆等台湾历史专家70

标题:“石佳音:“天然独”的破解之道 – 台湾资讯网”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xw/3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