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6字,读完约3分钟

苏州5月18日电题:苏台《调配》:江南风情中奏《两岸之声》

记者朱晓颖

江苏昆曲园林版《浮生六记》由台湾主创导演演出了不同的味道。 江南地方的民族管弦乐队,为两岸年轻人合奏另有旋律……在江苏,这样的苏台“调”奏出了江南风情中的“两岸之声”。

“云母,还记得这桃花粥里有三白吗? 我沈复也有三白。 ”

“太湖三白:白鱼、银鱼、白虾! ”

“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的情景演出16日在苏州沧浪亭畔的著名园林“可园”上演。 “沈复”和“陈云”夫妇两个人打开老房子的门,举手飘飘,拿着蓝衬衫的红袖,越过人行道寻找陌生人,有趣地饱含着爱意。

《浮生六记》描写了清代苏州文人沈复和妻子陈云悲伤美丽的恋爱故事。 出生于阿姨苏城沧浪亭畔的文人世家沈复,与妻子深深相爱。 直到云母生病死亡,沈复走出家门,写了《浮生六记》,安慰左右夫妇生死的想法。

那天的演出地是沧浪亭畔,这是发生爱情的地方。 来者屏住呼吸,耳目一新,仿佛穿过。

将昆曲“搬到”苏州园林,是两岸文化界人士“碰撞”产生的创造性。

该剧制片人、大陆良好端正文化企业负责人萧雁,与主创、台湾舞台导演刘亮佐相识是偶然的。 两人在南京看了同一个艺术节的开幕,相邻而坐。 多次接触后,刘亮佐在萧雁力的引诱下成为园林版《浮生六记》的导演。

“台湾演员入戏从1分到10分,表演更生将活跃起来。 大陆演员的入演从7分到10分,都很有表现力。” 萧雁告诉记者,刘亮佐用“起点”低、接地气的方法,将生活化的舞台表现带入了《浮生六记》。

《云姑娘》的扮演者、苏州市昆剧院的演员沈国芳亲身体验了这种变化。 在实际的庭园中,她不需要像舞台一样用扇子玩“扇活”的花草。 数百年前的沈复和云母“带神家族”的生活场景就在眼前。

17日,在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剧场,响起了另一首《两岸合奏》的音乐。 由两岸81名团员组成的平均年龄27岁的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演奏着《丝竹江南》,气势磅礴。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诞生”才一年半,去年演出了75场,将江南风韵“丝竹交响”“珠落玉盘”带到了国内外。

23岁的台湾青年庄子惠是乐队最年轻的成员。 台湾艺术大学毕业后,这里是她工作的第一个落地点。

在苏州民族管弦乐队中,23岁的台湾青年庄子惠是管弦乐队最年轻的成员,现在是管弦乐队琵琶代理的首席。 台湾艺术大学毕业后,这里是她工作的第一个落地点。 为了让坐在后面的来访者也看到她的名字,她亲自拿着名牌做了自我介绍。 朱晓颖摄

庄子惠坦陈,管弦乐队庞大,二胡、低音部必须听起来像同一个人“发声”,这是两岸年轻人在熟悉中一致升华最困难的地方。 一年多来,大家开开心心地做信息表达,取长补短,磨合时间越来越短,管弦乐队的状态渐渐渐入佳境。

毕业于美国硕博连的台湾青年周云捷是管弦乐队的大提琴演奏家。 熟悉西洋交响乐团的她,从乐团中感受到了东方音乐符号的力量和美。 她笑了,两岸的《合音》合并积蓄,奏出了江南的风韵,中国的风格。 (完)

标题:“苏台“合调”:江南风情中奏响“两岸之声” – 台湾资讯网”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xw/7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