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35字,读完约2分钟

台东9月13日电题:黔台少数民族正在寻找保持“根脉”的良方。

记者蒋雪林邢利宇

部落中,贵州和台湾当地的少数民族一边分享美食,一边享受原生态歌舞。 这一幕于9月12日晚出现在台湾台东县太麻里乡香兰村排湾人拉拉部落。

在这里举行的“守望先锋精神家园——第四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的组织者12日至13日在台东部署贵州访问团,进入部落,回归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由来”的本质,将贵州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非遗留”文案带到部落,与台湾少数民族深入交流

12日,考察团带着故乡自古流传的乐舞走在村直寨。 在台东县介达小学,他们和学校的师生分享以前流传的乐舞的魅力。 在沙朗村的排湾人拉拉部落,他们与当地少数民族进行歌舞交流和美食交流,排湾人手拉手教贵州少数民族姐妹们做以前流传的小米粽子。 来自贵州的侗族姑娘们在现场展示了五色糯米饭的制作方法。 两地的少数民族姐妹了解了双方文化之间的异同。

香兰村拉拉兰部落、访问团与当地少数民族举行“无形文化遗产”沙龙活动,邀请两岸专家和部落文化保护工作者对比两岸非遗存情况和未来进行交流。

在沙龙活动中,作家亚荣隆·萨可努表示,作为排湾人,20多岁离开部落进入城市,在现代化城市中,发现自己民族的“根脉”正在消失。 后来,成为警察的他,回到部落创立了“猎人学校”,重建了民族精神家园,延续了部落文化。

萨克努说,现代化进程中的“侵略”使部落青年纷纷离家前往城市。 部落文明逐渐消失。 湾人本来是住在山林之间的一群豪爽勇者,在部落传说中,千百年来他们是为风铺路的人,敏捷的步伐领先于风前。 扎努记得父亲赋予他的猎人智慧,所以他回到部落深耕,带领青年恢复以前流传的文化,成为部落固执的“现代猎人”。

贵州文化厅副厅长袁伟在听取萨科努介绍后表示,萨科努这种自主保护和传承本部落文化的方法值得贵州借鉴。 文化快速发展是相通的,拉拉部落面临的快速发展令人困惑,贵州少数民族民众也面临着。 两地要积极交流,相互借鉴,继承本民族优秀的自古流传的文化。

标题:“通讯:黔台少数民族共寻留住“根脉”良方 – 台湾资讯网”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xw/7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