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93字,读完约23分钟

樊云芳丁炳昌是光明日报常驻记者中唯一的“夫妇站”。 “夫妻站”从湖北到海南,两个“交椅”轮流坐,妻子在湖北当站长,丈夫当副手,海南,“角色”变了,丈夫当站长,妻子当“贤内助”。

夫妇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1970年就职于山西省浑源县,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离开浑源县,但丈夫进入山西日报社,妻子进入山西省雁北地委通信组。 经过一段时间的分离,樊丁又加入了光明日报的记者队伍,1982年双方都调到湖北开了“夫妇站”。

“夫妇站”的“经营”小成绩: 1991年至1994年,两人共同录制的报道连续4年获得全国好消息奖。 长篇通讯《追求》和《一个工程师离家出走的反思》曾在网民中引起轰动。 信息特写《飞天凌空》等信息作品被选为大学的信息教材。 然后夫妇出版了信息作品选《我是我》(樊云芳)、信息着作记《记者梦》(樊云芳)、信息论著《信息文体大趋势》(丁、樊协作)三本信息着作。 在“信息文体大趋势”中大胆提出和论述了“中性报道”和“全息报道”的概念,在信息界同行中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

樊云芳是全国优秀信息运营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首位范长江信息奖获得者,当然,这背后有丈夫默默支持的身影。 樊云芳曾经离开记者队伍,成为光明日报社社长办公室的社长。 因为癌症,我想让她见见上帝。 雨后天晴后,夫妻在海南开了“夫妻站”。 现在,两人都退休了,过着种花、钓鱼、写书的悠闲日子。

绿色玻璃板和龙舟

有一次,我们在艺术家的办公室里,看到了在墨绿色的玻璃板上由象牙一样颜色的四层楼阁组成的龙舟亭玉立。 我们围着这件工艺品从左边看。 这块绿色的玻璃板,不仅在颜色上衬托着这条龙舟,还饶有趣味地映射着它美丽的倒影,给它增添了飘逸的动感,使它更加生动、生动、富有趣味。

这真是独创的配置! 此前,我们曾看到一家博物馆将象牙雕刻的龙舟陈列在红色天鹅绒上,外面覆盖着镶有金属框的玻璃,华贵之举,如同漂浮在眼前绿色湖面上的龙舟,引人入胜。

我们站在龙舟前进一步思考是非。 如果再配上金色的灯光,演奏出庄严神秘的古代宫廷音乐,效果会怎么样? 如果放着红光,用歌声使端午的龙舟比赛气氛高涨,演奏出欢快的曲子,会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呢? 相反,如果把这只龙舟放在杯子狼藉的餐桌上,或者放在蜘蛛网漂浮的墙角上,会发生什么呢——我们可以窥见它有多杀风景!

照明、舞台、画外音对艺术品来说,似乎像绿叶一样是红花不可缺少的。 美丽的背景可以使艺术品闪耀,成为蹩脚的背景,也可以使艺术品黯然失色。 信息作品中背景资料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灯光、布景、画外音的魔法作用,不是吗?

当然,对于一个艺术品,背景可以根据艺术家的爱好随心所欲地进行布局,但对于一个信息事实,背景材料是客观存在的,要求绝对真实。 问题是,记者通过挖掘它,巧妙地“裁剪”它,并安排在合适的利益位置,可以充分发挥信息的内在价值。

两人同行的经验谈

这些想法不是空普遍的话,而是以有感而发的。 1982年5月18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叶栋解读敦煌曲谱千年古乐重生新声”的消息。 然后在显眼的位置分发了通信“解开乐坛千古之谜”。 我们最开始读了这个通信,被它深深地吸引了。 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有珍藏在敦煌莫高窟的唐代曲谱,20世纪初,一位神父为了发现石窟的秘密,贪图钱财,将这些价值连城国宝,偷运给外国人。 成为法国某博物馆的珍贵展品。 由于这一个世纪以来,世界上没有人破译这些不可预测的“密码”,因此也有人主张这将成为音乐史上永恒的“谜”。 但是,年轻的中国音乐家叶栋克服了很多困难,终于解开了这个“永恒之谜”,在琵琶演奏家手里,这些曲子变成了优美的音乐。 我们一口气读完了这4000字的通讯,还没过瘾。 又回头,重复读了两遍。

“从故纸堆里挖掘出的信息”

之后,我们对这个通讯的作者贾树张说:“你怎么把稿子写得这么好吃? ”。 他回答说。 “一开始,只是叶栋解读了敦煌曲谱这一信息事实,文案比较单薄,不太会写。 但是,我去图书馆查阅了敦煌曲谱的相关历史资料,马上就感觉不一样了,信息握在手中沉重、有深度、也有故事性。 因为我胸有成竹,所以决定再写一封通讯。 4000字在一天内完稿。 ”。

我听到嘉树枚的话在我们心里热腾腾的:不是吗? 这个通讯的魅力,激起了网民对盗窃国宝的王道士的仇恨。 对国宝曲折坠落的担忧国宝作为世界音乐史之谜的强烈趣味性、历史背景对信息情况如同墨绿色的玻璃板一样衬托着龙舟:说明信息情况的经过,扩展其生存空之间和历史传播,增加信息价值和信息容量。 甚至写拙劣无聊的“学术文案”。 这在记者的科学技术和考古报道中屡见不鲜。

并且,在1981年的全国好的信息评选中明确了这一点。 光明日报》中入选了“我国古代运河开始接待外国游客”的短消息。 作者杨开民在介绍《决定》时表示:“去图书馆翻了一天的资料,把一点点背景资料夹在稿子里,突然,信息的分量变多了,而且知识性、幽默感增加了。 ”。

两位同行的经历谈,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自己写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很少会有意识地发掘背景资料。 也就是说,即使有“艺术品”,也不擅长用“照明、舞台、画外音”给它上色。 结果,立体信息变成了平面信息,具有重大价值的信息变成了平淡无奇的动态信息。 哎呀,我真是个笨蛋!

新闻编钟的复制——考古的重新考古

我们要抓东张西望也是“张神父”和“叶栋”的时候,等着乙方做钟复制的信息,自己来找房子是在1982年12月下旬。

曾候乙编钟于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发掘,当时中央和地方报纸大规模报道“希世国宝”、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第二年,等乙编钟去北京展览和演奏,中央各大报纸又热闹了一会儿。 1982年底,部分编钟复制成功,文化部在武汉召开鉴定会,湖北省博物馆两周前召开新闻发布会。 我们走了,带回了一个大牛皮纸信封。 其中有一寸厚的相关资料,将在会议上发送。 这是惯例。 在大多数采访中,对方会免费阅读资料,但经常通读,带回家,写稿,它也会成为“文物”。 这次,我们想起了甲、杨的经验谈,想起了墨绿的玻璃板和龙舟,决心要把这些论文都浏览一下。

但是,一回家打开牛皮纸袋我就变傻了。 尽是叙述中国古代音乐和铸造史的学术论文。 标准的“考古”复印件,就像“天书”一样,枯燥无味,难以辨认。 我们犹豫了。 做了表,复制了“鉴定会”。 充其量是考古动态新闻。 600字左右,放在2、3版下面就麻烦了。 这个厚厚的“考古”复制品值得研究吗? 即使我们深入挖掘了这么厚的“古董”,又怎么样呢? 已经在全国集中报道了两次,有价值的东西早就发掘完了。 这次只复制了几个编辑时钟,会出现第三次“关注”吗?

牛皮纸袋在桌子上放了两天,我们没忍住打开它。 “万一,“钻石”真的泄露了呢? 不通读一遍怎么知道? 抱着“把钱花在沙里”的侥幸心理,我们毅然开始读。 嘿,拜读了两天之后,真的有点眉目了,有些论文讲的是同样的问题。 多年来,许多中外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音乐没有七个音阶,七个音阶是从西方传来的。 在这2400年前的古老乐器中,不仅在7个音阶上,在7个音之间,也有5个完整的中间音,形成了完美的12个音体系。

不是想信息疯狂出现幻觉吗? 然而,这并不令人惊讶。 如果是这样的话,不挖掘“世界一流”的信息吗? 但是万一弄错的话,出洋相也是“世界一流”! 我们又认真看了一遍资料。 现在头脑冷静。 结论与看到第一次的时候完全一致。 嗯。 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害怕遭遇“海市蜃楼”! 两人连夜赶到博物院,要求谭馆长执行。 谭馆长毫不犹豫地肯定了这一点。 “是的。 ’他明确地回答了,但没有什么兴奋和兴奋。

“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

“这谁都知道啊! ’他张开双手,似乎讨厌我们吃惊。 再者,他所说的“人人都知道”,是指他接触的范围,比如博物院的研究者,或者是稍微研究一下中国古代音乐的专家。

“关于这个,以前报道过吗? ’我们又追问。

“没有”

“你确定吗? ”

“这不用说,所有的报道都集中在我这里啊! 老实说,你们是第一个听说这件事的! ”

明白了! 这是真正的“钻石”! 我们马上开足马力,请博物馆和音乐界的相关人士相继采访,讲解论文,详细介绍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铸造情况,迅速扩大“战果”:原来,不仅仅是七音阶的问题,中国古代音乐会让宫殿旋转,

这个编钟可以在任何乐音上自由地旋转旋转宫

钟的音域很广,从最低音到最高音,跨越五个八度,比现代钢琴音域的两端各少一个八度,乐音的排列也和现代钢琴一样。

钟表的每只表都能发出两种不同的乐音,这在中、外乐器的制造史上更具创造性。 中国许多学者只有在编钟出土后,才承认和研究这一奇怪的物理现象。

这些优势的综合使得公元前5世纪诞生的曾候乙编钟能够演奏古今中外的各种歌曲,包括中国现代歌曲《洪湖水,波浪》、美国电影《魂断蓝桥》的《一路平安》、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欢乐颂》的旋律

…。

是的,组成了令人兴奋的信息。 我们实在受不了,写了一半稿子拿起电话打了长途电话。 记者部主任卢云不到两分钟,很快就打断了我们的话。 “不说了,稿子写好了吗? ”。 “我正在写。”“写完之后马上发送审查,今晚9点之前把原稿传真给记者部。 ’我们看了看表:5:28。 还有三个半小时,心里有点慌,“鲁先生,也许来不及了……”。 我们的话再次被卢先生屏蔽了。 “那个延期到10点。 我在记者部等着你们的稿子。 ’电话“啪”地一声断了。

虽然是冬天,但我们紧张得出汗了。 我们俩一个人写,一个抄,一个抄,两个人一蹬自行车就冲向博物馆,谭馆长已经在办公室等着了。 然后飞一样地回来,跳进了电话机前。

一夜醒来,我们做梦都发现,这1000多字的新闻——《我国古乐器编钟有着完美的十二乐音体系》——已经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的高规格发售:整段标题、大照片配上花边,报社为其 随后,卢表示,在信息登报之日( 1982年12月25日),日本朝日新闻驻京记者致电《光明日报》社部,索取编钟录音、录像和相关资料,次日,《朝日信息》刊登新闻,濮阳港消息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第一时间以17种语言向海外播放了这一消息,海外华侨新闻纷纷转载。 这是报社外事部门事后告诉记者部的。

但是,作为音乐界权威的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也给我的报社主任打电话,愤怒地责问了两点: 1、这是什么信息? 我们早就知道了。 二、为什么要举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欢乐颂》这个例子? 这不是贬低了曾经的乙编钟的功能吗? 《欢乐颂》只有五个音阶,不能显示出曾经等待乙方编钟的水平。 我们为编钟专门编排了很难的歌曲《楚熵》,为什么记者不举这个例子呢?

吕云说:“测试你们,怎么回答这两个问题? ”。

我们说:“第一个问题我们不需要回答。 因为很多网民的反应已经给出了答案。 第二个问题,这个音乐权威的着眼点是歌曲的技术难度,记者的着眼点是网民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有几个网民知道《楚熵》呢? 但是,如果是有点常识的人,有谁不知道贝多芬是音乐史上的巨人吗? 贝尔可以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欢乐颂》的旋律。 这件事最清楚地表明了音乐演奏所达到的高度。 这胜过千言万语,我们的意图就在这里。 因此,这个音乐权威提出了这个问题本身,因为他认为只能证明他是音乐家,不是记者。

卢听后笑了“哈哈”。

这条引人注目的新闻,使编钟复印件鉴定会的价格翻了一番,本来只报名了7、8家信息媒体,但会议开始那天,全国各地有40、50家信息媒体参加,武汉晚报本来只有1名记者 在会议上,我们也多次被情报界的同行“采访”,当得知我们从废纸堆里挖出了这个信息时,他们震惊了,感慨万分。 有人开玩笑说:“编钟的报道,是考古的重新考古。” 光明日报竟然把复制编钟的新闻放在头版头条上。

编钟的复制成功和倍受瞩目,直接推动了“编钟乐舞”的诞生。 湖北歌舞团创作并演出的这场大歌舞,以曾侯乙墓中的整个“地下音乐厅”为舞台。 制作钟、编磬等近100件出土乐器复制品,同台演奏的“金、石、丝、竹、翰、土、革、木”,八音回荡,气宇宏大。 再现了公元前4世纪楚的风情,展示着这个“古代音乐舞蹈之国”通过音乐取得的辉煌成果。 当时的国庆节,《编钟乐舞》装饰了一辆大彩车,示威游行经过天安门城楼经过考核,随后被《半月谈》杂志列为湖北本年度的五大成果之一。 我们在北京的首场演出中录制了第三条新闻:“曾侯乙墓的‘地下音乐厅’被搬上舞台”的问题是“八音回荡,奏屈子华章气势雄伟,再现楚人风情”。 2400年前的“地下音乐厅”恢复了。 光明日报第三次将其放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 1983年8月8日),还在头版分发了我们写的长篇通讯——这是不惜篇幅,连续高规格报道考古、文物信息,在光明日报中也是罕见的。

“从故纸堆里挖掘出的信息”

过去等待乙编钟报道的,是我们深入挖掘和运用信息背景材料的成功尝试。

巧妙的“裁剪”和“布局”

掌握了丰富的背景资料,未必就能写一个信息。 如何巧妙地“裁剪”和“布局”,这其中也有很大的学问。

对比“我国古乐器编钟有着完美的十二乐音体系”和“曾侯乙墓的“地下音乐厅”被搬上舞台”两种信息的差异,我们使用了不同的编钟布局。

在信息“我国古乐器编钟拥有完善的十二乐音体系”中,背景材料所占比例很大,没办法。 因为,等待乙编钟发掘的是“信息”发表的4年前,我们的这个“信息”就是“考古的再考古”。 于是问题就出来了。 背景材料很多,主客不会跌倒吧? 让网民觉得这是旧新闻的堆砌?

为了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尽量把背景资料写在现场感上,让网民看看那个景色,听听那个声音,读读不无聊。 二是将背景材料交错配置,富有层次感,营造“层层叠加”的“绿色”背景,衬托出信息主体这一明亮的“红色”色彩。

报道一开始,我们发出了声音洪亮的现场镜头,它很快就吸引了网民的目光,先是宣传了自己的气势:“饱含热情和爱,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欢乐颂》的旋律是, 这首美妙的音乐不是来自西洋乐器的三角钢琴,而是来自中国的出土文物——2400年前的宫廷乐器——钟,震惊了许多中外音乐家。 ”。

这就是信息主体,明亮闪耀,发出惊人的声音。

第二阶段我们请中外知名学者评价编钟。 “有名的音乐家贺绿江在编钟前忘了。 他认为由于编钟的发现,“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几个方面需要重新研究”。 一位外国学者作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迹”而闻名。 ”

第三段让网民把“带”带到编钟声势浩大的现场,让网民“看”、“听”的希世国宝:被誉为“希世珍宝”的编钟,由65个大小青铜钟组成,很大。 演奏需要5~7名乐手,用棍子敲击铁锤,气势壮观。 钟上刻有2800多字的篆体碑文,记载着先秦时期的乐学理论。 这个编钟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乐器。 ”。

第四段描述了编钟出土的时间、地点,最新的奥秘揭示是经过了全国一点专家四年的专心研究。

上面三个背景做了铺垫,接下来我们将使用五个副本,向一楼排出编钟的最新奥秘。 从发现七音阶、十二音到编钟都可以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欢乐颂》的旋律。

接下来安排“背景”。 “编钟的展览将位于武昌来湖湖畔的湖北省博物馆建成大门。 据统计,参观编钟的人数已经超过200万,其中5万多人来自世界各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

将这个消息的导语比喻为生动的“领导者”,消息第2、3、4、10段的背景材料是其“绿色玻璃板”,第5~9段的复制品是其亭玉立的“龙舟”的主体。 请考虑一下。 如果这个“绿色玻璃板”没有衬托出“龙舟”,“龙舟”的魅力会大幅减少吗?

最后一段,《背景》与信息事实、信息构想交织在一起:“从1979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政府已经投资了20万元,复制了编钟。 复制编钟的鉴定会预定在1983年元月5日召开。 湖北省在博物馆开设演奏大厅,安排在战国时期的曾侯宫廷,设想乐手们穿着古装演奏。 ”。 100字这个短语,从很久以前说起未来,给网民留下了思念、期待和悬念——哈哈,《龙舟》飘了起来!

这条1000多字的考古新闻被收集在了多部情报集里,包括介绍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情报作品的集大成文。

而在“曾侯乙墓“地下音乐厅”上台”的报道中,我们将背景材料分散开来,夹在信息事实中,指针、衬托、画龙、注释,尽量使背景与信息融为一体——

这条新闻共有8段文案,第一个导语只有“2400年前的‘地下音乐厅’复活了”的短短几句话。 这是信息主体。 第2段马上穿插信息背景说明了“地下音乐厅”的经过。 第三段回到信息主体,说明“今晚彩排”的情况。 第四段还穿插背景,讲述曾侯乙墓“地下音乐厅”大量古乐器的仿制情况:仿制规模。 仿制质量; 演奏水平,与西洋管弦乐团的出现进行比较的第五段介绍《编钟乐舞》的歌舞文案。 第6段的声音说明了这个老乐队是如何以华丽多彩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强烈地震撼着会场观众的心。 这两者都是信息主体。 第7段说明背景资料。 “地下音乐厅”的“复活”事业,得到了多少学者的热烈关注和赞扬? 第8段,也就是最后一段,回到了公演现场。 “观众对这个别离面的乐舞反应强烈。 演出结束后,场内掌声不绝。 这部历史歌舞近期将在武汉公演。 ”

“从故纸堆里挖掘出的信息”

我们这样混合背景材料和信息事实写作,文笔自然,就像散文中的剪辑会议一样,“叙”是“议”的载体,“议”反过来加深“叙”,让网民更加

这篇报道被选为“全国短消息选手”。

我国古乐器编钟具有完善的十二乐音体系

多位中外音乐家受到了打击

编钟的研究在中国古代音乐史方面稍微改变了定论

充满热情和爱,像瀑布一样倾泻下来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之歌》的旋律,回荡在湖北省博物馆宽敞的展览厅里。 这首美妙的音乐不是西洋乐器三角钢琴,而是中国出土的文物——起源于——2400年前宫廷乐器编钟,震惊了许多中外音乐家。

有名的音乐家贺绿江在编钟前忘了。 他认为,由于编钟的发现,“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某些方面需要重新研究”。 一位外国学者被誉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被称为“希世珍宝”的编钟由65个大青铜钟组成,大如篱笆,小如保温瓶,全重5000多斤,分上、中、下三层长13米、高2.7米的曲尺形钟架 演奏需要5~7名乐手,用棍子敲击铁锤,气势壮观。 钟上刻有2800多字的篆体碑文,记载着先秦时期的乐学理论。 这个编钟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乐器。

编钟于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挖掘。 四年来,经过全国一点专家的锐意研究,揭开了每一个不可思议的奥秘。

一点,外面的学者主张,中国战国时期还没有七音阶,中国十二律是战国末期从希腊传入的一点汉化的乐理。 但是,在这个编钟上,显然有七个音阶。 不仅如此,七音之间还有五个完整的中间音(铭文记载了各个音的名称和发音部位),形成了完整的十二乐音体系。

过去,中国出现族宫转调是在汉以后,隋以后的事件,其来源也被认为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其实,这个编钟有完全的中间音,所以任何声音都能灵活地旋转。

钟的音域很广,从最低音到最高音,跨越五个八度,比现代钢琴音域的两端各少一个八度。 音乐的排列也和现代钢琴一样。

钟表的每只表都能发出两种不同的乐音,这在中、外乐器的制造上更具创造性。 中国许多学者只有在编钟出土后,才承认和研究这一奇怪的物理现象。

由于这些优势的综合,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这个编钟,不仅可以演奏单旋律的曲子,还可以演奏使用和声、解调、变调方法的曲子。 经过4年初步训练的乐手们编曲了中国唐代琴曲《脱离》片段、中国现代曲《洪湖水、浪荡》、美国电影《魂断蓝桥》《一路平安》、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欢乐颂》等共20多首曲子。

编钟的展览将位于武昌来湖湖畔的湖北省博物馆建成了门庭若市。 据统计,参观编钟的人数已经超过200万人,其中5万多人来自世界各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1979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政府已经投资了20万元,复制了编辑表。 复制编钟的鉴定会预定在1983年元月5日召开。 湖北省在博物馆开设演奏大厅,安排在战国时期曾经的侯宫廷,设想乐手们穿着古装演奏。

(原载光明日报1982年12月25日头版头条)

八音响起,奏屈子华章

气魄雄伟,再现楚人风情

曾乙墓的“地下音乐厅”被搬上舞台

湖北歌舞团彩排该节目期间,1300名观众强烈反映在我国战国时期的音乐成果中

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墓“地下音乐厅”复活了。

5年前的今天,在湖北省随县发掘了战国时代的古墓曾侯乙墓。 墓内设有音乐殿堂,有序陈列着稀有国宝编钟、编曲、鼓、瑟、琴、笙、侧吹竹笛等8种古乐器。 它们种类齐全、数量多、制作精美、留存完好,是我国音乐史空前的发现。 这座音乐殿堂被我国音乐界的人称为“地下音乐厅”。

在今晚的彩排中,湖北省歌舞团将这个“地下音乐厅”搬上了舞台。 钟磬等约100件乐器的仿制品,在同一台演奏。 “金、石、丝、竹、翰、土、革、木”,八音回荡,气宇宏大,为1300名观众再现了公元前4世纪楚风情,展现了这个“古代音乐舞蹈之国”在音乐上取得的辉煌成就。

这是国内第一次对曾乙墓“地下音乐厅”的古乐器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临摹,临摹乐器在保持原始风格和基调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标准制作出了严格的校音。 现在,作为最初规模的老乐队,不仅可以独立演奏,还可以和现代民族乐队合奏,也可以和西方管弦乐团合奏。 后者的出现在18世纪中叶,但比它晚了2200年。

《编钟乐舞》是湖北省歌舞团为恢复这个“地下音乐厅”而特别编成的历史歌舞小组。 以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诗《九歌》和《九章》为主要主题素材,吸收了湖北各地古老的民间音乐和舞蹈素材、歌曲、乐、鼓、舞四位一体,再现了楚国的世态民风和楚人的节日、农事和征兵等生活画面。

这个古乐乐队以其绚烂多彩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向观众展现出其魅力,在演唱屈原的诗《橘赞》时,琴瑟的伴奏,悠雅清丽、婉转、抒情的女声合唱,清脆的矶声点缀其间,柑橘“独立不变迁” 在演唱屈原为悼念阵亡将士而写的祭歌《国殇》时,编钟备受忧虑,奏出了深刻的节拍。 琴像哭一样,奏出悲伤的旋律。 最后,随着铿锵有力的鼓声、钟磬嘹亮的和弦,哀歌变成了庄严的赞歌,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它的一切音响,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爱国热情和壮烈的感情,强烈地打动着会场观众的心。

“地下音乐厅”的复活事业,受到许多学者的热烈关注。 南京大学名誉校长匡亚明不久前看了一些节目的排练后,抚摸着这些仿造乐器,爱不释手。 “我从7岁开始就知道楚歌有很高的成就。 现在70多岁了。 今天第一次听了。 真的很新。 ”。 《龙的传人》的作者侯德健看到排练后兴奋地说:“祖国的古代文明太伟大了。 你们把它搬上舞台,我很佩服。 30多位历史学家和音乐史专家先后提供《编钟乐舞》考证或素材。 文化部副部长周巍巍建议在湖北省设立民族音乐博物馆。

观众对这种奇特的音乐舞蹈反应强烈。 演出结束后,场内掌声不绝。 这支历史歌舞近期将在武汉公演。

(原载光明日报1983年8月8日头版头条)

标题:“从故纸堆里挖掘出的信息”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jj/16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