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842字,读完约12分钟

一位外国政治家曾经问过中国理论家:“像你们这样有13亿人、数千万党员的大国、大党,为什么行动那么一致?”

那个中国理论家回答说:“我们依靠学习,是理论武装,我们的党是学习型政党。”

这位理论家是曾任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的郑必坚。

记者:我记得几年前,我在复印件上写了“理论武装”一词。 “理论是如何‘武装’的呢? ”。 当时对这个新的说法,不理解也不足为奇。 “理论武装”是改革开放30年中的一件大事,那一年是如何被提起、如何启动和发展的?


郑必坚,四川富顺人,1932年出生,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4届、15届中央委员,9届、10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推进部常务副部长、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及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 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理事长、中国国际战术学会高级顾问等。 著有《郑必坚论集》、《郑必坚自选集》、《关于中国和平崛起迅速发展的新途径》、《思考的历史》等著作。

一直以来,我们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统一思想,指导了各方面的工作。

十四大首次提出“理论武装”问题,有着难得的历史背景和难得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全党认识到邓小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的新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我们面临的形势有机遇和挑战,有兴奋和困惑,迫切需要思想理论的武装。

我记得1993年在全国推进部长座谈会上的演讲,专门谈到了这个问题。 在那次演说中,我曾经将“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简化为“理论武装”。

记者:这取决于能否理解,在改革开放这个创新时代,包括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理论创新需要理论武装,这是我们思想理论建设的基本任务。

郑必坚:对。 我们新时代的理论建设包括这两个任务。 一是理论创新,二是理论武装,两者相辅相成,使我们的事业不断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邓小平理论建立以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快速发展观等重大战术思想,三次理论创新、三次理论武装,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伟大工程的不断快速发展。

记者:这三次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你都经历过。 在你的记忆中,那些事是不能忘记的吗?

郑必坚:有很多不能忘记的事情。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邓小平亲自指导,参加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工作的全过程。

记者:我看到了1993年10月寄给英国作家韩素英的信。 其中,“感谢您对我们开展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事业的高度评价和期待,并钦佩您对这个问题的观点。” 另外,“即将出版的新一卷《邓小平文选》将给我们的研究事业带来新的巨大推进。 ”。 这里说的“新一卷《邓小平文选》是邓选三卷吗? 你为什么认为这本文选的出版会起到“巨大的推进”的作用?

郑必坚:好啊。 邓小平的第三卷文选。 该文选出版后,中央决定在中央党校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理论研究班,学习该文选。 当时,有人问为什么要出版这个文选。 他说:“这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的战术任务中提出的。 把什么作为教材呢?” 最好的教材当然是小平先生自己的着作。 这样,尽快出版新卷《邓小平文选》将成为全党的强烈呼声。 ”。

记者:我刚才说在邓小平的指导下参加了出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工作,请谈谈其经验。

郑必坚:对。 十四大开结束后,小平办公室的王瑞林找我商量了邓选第三卷的事。 很快正式通知,邓选第三卷的工作由我和横育之、先知三位同志负责,组成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几个同志组成的精干小组。

从1992年12月14日开始,我们三人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仔细浏览了最初选定的稿件,进行了认真的比较和选择,并提出了进一步补充收集的要求,同时复制整理了选定文章的目的。 这些情节有三种情况。 一个是曾经公开的文案、故事、对话。 一个没有公开发表,但在党内不同范围印刷的另一个是党内小范围的谈话,没有印刷,只有记录稿(这些大多是邓小平陆续提供的)。 。 关于已经发表的原稿怎么整理,我们不太稳定。 因此,我们将部分选出的小故事进行了排列,选出几个不同类型的小故事进行了整理。 对于已经发表的趣事,要么完全不动,要么几乎不动,向小平报告,听取他的意见。

1993年5月4日,小平先生的意见回来了。 他说,这部分复印件不少,可以做一本好书,但必须加工,必须仔细推敲。 他还说需要在复印方面下功夫。 不成熟的、连贯性差的、解释不清楚的,倒是不需要。

记者:由此可见,小平对自己的稿件要求非常严格。

郑必坚:根据小平先生的指示,我们重新整理了三种不同情况的稿件。 在忠实于原来意思的基础上,制作了许多复制品。 然后,根据原始记录恢复了重要的拷贝。 然后,删除了太具体的东西,送给了小平先生审查。 为此,我们三人第一次给小平写了报告。

5月26日上午,小平读了那几篇整理稿,说这三篇都整理得很好,复印、复印、逻辑都很好。 同时,也可以放手啊。

有了这个回音,我们就放心了,放手了。 按照这个方针,我们又按时间顺序整理了8篇。 6月9日,我就这8篇稿子的情况以及其中需要请示的几个问题,向小平写了第二次报告。 6月11日,小平一口气读完了这8篇整理稿,表示满意,说好,就这样做。

记者:过程中有大编辑吗? 你考虑在编纂时向网民提供必要的证明吗?

郑必坚:一些稿件做了重要的补充和更新。 例如,1982年10月14日宋平等同志的谈话,本来是在小册子上公开发表的,但这次,同年7月26日小平同志和宋平等同志之间又有了一个近乎文案的谈话,有几个重要的论述,特别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比较,其优越性全国一局。 缺点是市场运用不好,经济不好。 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你打算怎么处理? 如果处理得好,有利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恶化。 ”。 我们把这些复印件添加到了10月14日的原稿中,并在标题中证明了。 这个副本补充了一下,又删除了一点具体的副本,更重,副本看起来更精致。

记者:在过程中,小平先生有什么指示吗?

郑必坚:有很多。 例如,7月7日,小平先生结束了我们的第三次配送审查,说了几点意见。 这本书具有对比性,教育人民,正是现在所需要的。 (二)无论现在还是未来,我说的不是从小的立场说,而是从大局说。 (3)编到南方谈话,这样就行了,段落很清楚。 (四)必须加班,速度快,能快点出来。

例如,8月17日他读完第八次投递评论后说:“我可以先看看是否一致。 这是一本比较好的书。 如果没有空,请快点离开。

8月24日读完完稿后,小平说,文选誊写完之后,请一二十位同志看看,提出意见。 实际上,这是政治上的解释。

9月3日审查完最后的整理稿后,小平高兴地说:“非常成功! ”说了四个字。 同时说:“结束真好! 这是指南方谈话即全书的最后一段:“如果建国100年间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将是了不起的! 从现在到下世纪中叶,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我们必须努力。 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责任很大啊! ”

记者:从小平先生的这些指示中,我们确实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心和边界,他们心里想的是党和国家的大局和我们事业的未来,让我们敬佩和感动!

郑必坚:对。 的稿件在与中央负责同志的内部谈话中首次公开发表。 从这些对话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受中国人民尊敬的旧共产主义者对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定和落实。 例如他说:“如果我们不多次搞社会主义,最终迅速发展也不过是附属国,而且要想迅速发展也不容易。” “中国必须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 没有人能压垮我们。 只要中国不崩溃,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重复社会主义。 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 ”。

工作结束后,当时小平说:“我认为完成了一件事。” “我的文选第三卷为什么一定要认真找人看? 因为其中谈论的事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不能动摇。 一次又一次,这条路线不可改变,特别是不可在不知不觉中动摇而成为事实”,这在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中反复强调: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大家都很明白小平之所以如此重视第三卷,其中心含义就在这里。

记者:我记得你说过的话。 当时是炎热的一天,房间没有空的调整。 你们流着汗,光着膀子工作,一直加班。 你们的精神也很宝贵。

郑必坚:真正值得敬仰的是小平先生。 他这样一位代表时代的伟大人物,89岁高龄,在盛夏季节,亲自投身编辑工作,并牢牢抓住,终于完成了具有重大现实和长远战术意义的理论著作,并将其作为“政治说明”献给了党,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这种情况,从古至今,恐怕很少见吧!

1997年初,小平病危,不久就去世了。 在准备葬礼的时候,中央又召集了我、龙育之、先知起草悼词等。 这篇悼词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的一生、他的思想、业绩和风格。 其中有小平不见邓小平的两句话,引起了人们的观察:一句是小平复活时在十届三中全会上说的一句话:“出去工作,有两种态度。 一个是当官员,另一个是工作。 我想是谁叫你共产党的。 既然如此,当不了官,不能有私心杂念,不能有别的选择。 ”。 这句话,香港报纸专门发表了评论。 另一个是小平先生在1981年为英国培格曼企业出版的《邓小平副主席文集》序言中的一段话。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爱着祖国和人民。 ”。 因为这在悼词中写道:“他光辉的一生,不愧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 他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祖国人民也深深地爱着他。 ”。 上面两句话收录在《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中。 小平指导我们邓选时的多项指示,《年谱》发表了。 正如你所说,老一辈革命家的心态和境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理论武装”

记者:前面说过,理论武装最好的教材是小平先生自己的著作。 听了你的回忆,我深深感受到小平先生的著作之所以能成为理论武装的最佳教材,不仅仅是其思想理论的复制品,小平先生本身就是这些思想理论的身体力行者。 学习这样的著作,会很有说服力,很有感染力。

郑必坚:没错。 在小平先生的指导下,编织了邓选第三卷的亲历,让我感慨不已,学到了很多。 他在书中说:“教育人民,现在正是需要它的。”“实际上,这是政治上的解释。”“不能多次改变这条路线。” 这些思想,应该记住到今天。 我们多次在改革开放中继续开展理论武装事业,是为了坚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不动摇、不转向、创新、勇敢奋斗,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真正值得敬仰的是小平先生。 他这样一位代表时代的伟大人物,89岁高龄,在盛夏季节,亲自投身编辑工作,并牢牢抓住,终于完成了具有重大现实和长远战术意义的理论著作,并将其作为“政治说明”献给了党,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这种情况,从古至今,恐怕很少见吧! ——郑必坚

采访后记

采访结束后,郑必坚对我说。 理论武装是党中央的战术决定,出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邓小平亲自指导做的工作,千万不要强调我们这些员工。

我深深感到,改革开放30年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离不开邓小平这样的政治家,当然也离不开郑必坚这样的理论家。

加快生态产品的价值转换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了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总理强调,深入实施可持续快速发展战术,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习惯绿色转换,同时“研究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 生态保护补偿是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重要途径,也是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实践的义不容辞。 寻找准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关键,创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方法,开拓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路径,是实现“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重要抓手。 【详细】

加快完善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需要持续的力量

应进一步深刻认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加快完善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 【详细】

标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理论武装”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jj/17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