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719字,读完约19分钟

四川省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孙国利

各领导、同志们:

我叫孙国利。 我是四川公安消防总队成都支队支队长。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我在支队的办公室。 职业敏感把我和我的战友们最快冲下楼了。 省公安消防总队和市政府向我们发出了紧急指令。 消防车前,我召集了不到一分钟的紧急党委。 决议只有8个字。 “一级战备,全力救人! ”。

在余震强烈的摇晃中,我支队了800名官兵,不到一个小时,就赶到了80公里外的重灾区都江堰。

昔日美丽的都江堰,此时已经满目疮痍。 我当了20多年的消防兵,看到了无数惨烈的灾害现场,但给我的冲击还不到这次的万分之一,哭声、呐喊、求救的声音是“救命的孩子”“救命的母亲”…… 。

我坚决地说:“撒下兵力,尽快救人,救越来越多的人! ”。 地震救援前线指挥部立即成立,一个救援小组赶到了中医院、新建小学、集源中学等几十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梯子车、大吊车高高升起,切割机、冲击镐迅速旋转,生死大营救迅速展开。

警灯闪烁的红色坦克,给处于绝望和混乱中的人们带来了希望。 地震当天,我们救出了埋在废墟中的218名幸存者!

我的支队有个叫肖和的退伍军人,他的任务是现场照明。 好照明车,他冲进去救人。 他紧紧握住废墟下少年的手说:“孩子们不要害怕,叔叔一定会救出你的! ”。

男孩的身体被水泥板压着。 上面有地板、石头和巨大的横梁。 这时候雨越来越大,怕雨呛着孩子,找了肖和被子,支起了小帐篷。 伤害孩子,马上接近孩子的时候,肖和手挖石头。 害怕孩子睡着了,他一边搬着石头,一边不停地和孩子说话。 他大声拒绝更换战友,目的是让孩子振作起来,他说:“我向孩子们保证过,一定要救出他们。”

我们这个肖和,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在战友的协助下从废墟下救出了45名幸存者。

在我们分秒必争的情况下,当一个分为十个,希望一个装备变成十个装备的时候,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公安部紧急调整了全国8934名公安消防特务,携带生命探测仪、搜狗等专业救援装备赶赴灾区增援四川。

13日上午9点,一名年轻女子跌倒司令部求助,怀孕8个月的姐姐被埋在倒塌的大楼里。

现场的情况让我呼吸到了冷空气。 这是一座6层的居民大楼,一半完全倒塌。 另一半也是支离破碎,严重倾斜,踉踉跄跄。 在余震中,空还吊着的水泥板摇曳着,随时都在掉落。 2层楼整体倒塌1米,勉强支撑着上面3层、4层、5层、6层楼的全部重量。 这个叫张小燕的孕妇,被困在这个不到1米高的二楼废墟里……

我既是现场指挥,也是母亲。 “上! ’我毫不犹豫地下了命令。

我们的公安消防员艰难地爬上二楼,发现张小燕前面支撑着横梁。 这座梁在建筑物倒塌的瞬间保护了张小燕的生命。 但是,现在她成了逃脱的“拦路虎”。 救人的唯一方法是切开横梁,打开生命的通道。

采用冲击钻,易碎,不行。 采用切割机,工作面太小,不行锤砸,进度太慢也不行。

我们紧急调整氧焊切割机,在氧焊高温下使水泥急剧膨胀,浇冷水迅速降温,热膨胀和收缩,一层一层地剥离水泥,一根地切断钢筋……

时间过了一分一秒。 看到救援困难,张小燕对我们的士兵说:“我自己能不能救出都没关系。 拜托了。 一定要保护我的孩子! ”。 我们的消防员大声对她说:“有我们在,一定要让你们母子活下去! ”。

为了保持张小燕的体力和精神状态,我们继续为她送牛奶和水。 那时,山东公安消防总队的战友来增援,大家轮流作战,大横梁终于剪掉了一米的缺口。

经过31个小时的艰苦救援,34岁的张小燕和她肚子里8个月大的胎儿,在被埋了51个小时之后,被我们的士兵轻轻地举起了担架。 这一瞬间,在场的所有人都流下了热泪。 有什么能跨越重重困难和危险,从死神手里夺回活着的生命? 更重要的是,经过现场医生检查,张小燕生命体征良好,胎儿一切正常!

地震发生后,很多人被埋在废墟下,但灵岩寺被埋在离地面50米高的缆车上,十几名游客在半空中飘忽不定的被关在7个吊柜里…… 。

实施这次救助,比杂技“高空走钢丝”更惊险。

消防员徒手爬上倾斜变形的塔,利用小滑轮,在布满黄油的索道上,一寸一寸的艰难移动,余震不断,索道剧烈摇晃,可见救援之难。

地面指挥大声朝半空喊道。 “消防队马上会帮助你们的。 请不要害怕。 ”。

我们的士兵走近第一个吊柜,立刻松开扣环,从上部进入吊柜,用缓降器把两名被困人员稳定地放在地上。 在欢呼声中,被救助的台胞夫妇对着高空的消防员,哭着说:“谢谢您。 谢谢你! ”大叫了好几次。

14小时过去了,包括10名台湾同胞在内的12名被困游客终于被救出。

在震灾的日子里,我整个官兵都在分秒必争,竟然从死神手里夺回了981人的生命!

在都江堰,在汶川,在北川,在绵竹、什邡、安县、青川,在千难万险的抗震救灾前沿,在最多、最困难、最危险的现场,公安消防员与抗震军队一起,忠诚、智慧、汗水、鲜血、“

谢谢你!

为灾区人民设立空中生命通道

成都军区某陆航团政委张晓峰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张晓峰。 成都军区某陆航团政委。 震后一小时,我团四架直升机奉命升空,第一时间飞到灾区调查灾情,拍摄了大量照片影像资料,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之后,出动了18架直升机,满载食物和药品等紧急物资,向灾区展开了救援活动。 一批危重伤员被迅速运走,大量救援物资被迅速送往灾区,受灾群众的情绪迅速稳定。

我们正要对震中汶川实施空救援,但从12日到13日,共派出24架直升机前往汶川。 都因为恶劣的天气没有成功。 汶川县位于“v”字形狭长山谷,河谷和山顶高差达3000多米,地形多而复杂,加上连日下雨,云层低,浓雾密集,能见度不足200米,根本无法进入。 由于通往汶川的道路被切断,地面救援未能实施。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汶川的灾情,党中央揪心,全国人民着急,我们也着急。 联队指挥组密切注视着卫星云图的点滴变化,飞行员进入机舱随时准备起飞。 5月14日清晨,天气略有好转,我们立即派出3架直升机在峡谷入口盘旋,等待强大的汶川。 单元在抓住云发生变化的瞬间穿过云洞,冲入峡谷。 直升机进入峡谷后,变幻的气流使直升机剧烈摇晃,难以控制。 此时,船员只有一个想法,只要有一点可能,突然死亡也要进入汶川!

“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飞行,终于飞到了汶川上空。 汶川很难,着陆更难。 县里唯一适合直升机起降的体育场,盖满了灾民建造的帐篷。 为了找到新的起落点,机组绕山谷一圈,搜索了50分钟后,发现不足50平方米的河滩终于可以着陆。 但是,上空有3层高压线,由于震后塔台倾斜,电线杂乱交错,穿越空之间登场,面临山,直升机盘旋的空间非常小,即使有一点点偏移, 杨磊危机四伏,凭借平时练习的过硬的飞行技术,握着操纵杆,带着几个修正航向,向下降落1米1米,几乎都是摩擦高压线成功着陆的。

那时的汶川,被困了40多个小时。 看到降落的直升机,幸存的群众挥手,不顾一切地从周围跑过来,抱着船员哭,向直升机下跪。 看到白发老人木然出现的惊讶,看到天真可爱的孩子口渴的眼睛,船员们心情沉重,责任重大。 大家都暗暗下定决心,要发挥最大的潜能,尽快运输,给灾区群众减少死亡威胁,增加生活希望。 多位同志每天超载飞行10个多小时,但一有任务,大家都说自己还有潜力,可以飞得更多。 最紧张的一天,全团飞行了141架飞机。 这样的飞行是对直升机性能和飞行员体力技能极限的挑战,每次飞行都是生死攸关的。 飞行员家属深深担心他们的安全,每天站在机场出口放哨。 有人从头到尾安全着陆,一架架一架地数,守护一整天。

“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5月17日18时45分,我们突然接到命令,紧急运送安县茶坪乡12名危重伤员。 这个时候,大家飞行了一整天,非常累。 团长余志荣也飞了9个多小时,他决定马上自己开车去营救。 我们团长是羌族人,老家在汶川。 地震当天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父母和5个弟妹的生死不明。 他每次在家乡兜风空都会飞,不忍心,也不敢往下看,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投入到紧张的指挥和飞行上,表现出的坚强、沉着、冷静,全团的同志都很感动。 那天晚上,团长完成任务回来的时候,在机场迎接他,看到疲惫的脸和红色的眼睛,很不舒服。 工作9年来,我们第一次拥抱,感觉到他的身体在颤抖。

成都到理县的空中航路,被飞行员们称为“死亡航线”。 在这条航线上,我们一度将危险变为夷,将“死亡航线”变为“生命通道”,但不幸发生了。 5月31日下午,邱光华机组奉命前往理县运送在地震中受伤的群众。 在汶川县映秀附近,突然遇到低云雾和强气流,于14时56分不幸发生事故。 机长光华、助手李月、机械师王怀远、陈林、军官张鹏5人和14名搭乘者失踪。

其实,当天上午邱光华机组已经起飞两架,接到运送受伤群众的任务时,正好是午饭时间,邱光华和机组人员匆匆吃了两口饭,坐飞机起飞了。 这是他们执行的第六十四次救援任务。 从理县返航约30分钟后,直升机进入银杏映秀上空。 这里山高谷深,有些地方2山间空间隙不到300米。 高山峡谷局部气候瞬间变化,直升机进入山谷后不久,突然一大片乌云被雾遮住了这条狭窄的通道。 “别动,看航向! ”这是邱光华留下的最后一声,接着从通信信号中消失,从战友们的视线中消失…… 。

得知直升机失事的消息后,全团官兵不想相信这是真的。 我们默默地祈祷他们平安归来。 但是,我知道事故地区崎岖的高山峡谷,连站在一个身体上都非常困难。 激烈的岷江,更难找到支撑生命的平台。 直升机没有撤离设备,从地面起飞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注定要和直升机共命运。 邱光华是我军第一代少数民族飞行员,今年51岁,是我团资历最老、经验最丰富的特级飞行员,已经安全飞行了5800多小时。 这次救援,连队安排他负责地面指挥,但他主动要求战斗,坚决要求参加飞行。 此时,距离停止飞行只有半年了。 王怀远是团里最好的空中机械师,大家都喜欢和他合作飞行,不久前救援任务完成后,他答应把腿有残疾的弟弟接到成都治疗。 陈林和李月今年不到30岁,陈林的女儿刚过完一岁生日,因为参加了救援,所以没能在女儿的第一个生日送蛋糕。 李月今年春节刚结婚,新婚恋人在救援的每一天都在等着他平安的邮件。 的军官张鹏在救援期间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执行任务前给母亲打了电话,不让家人担心。

“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6月10日上午,全力搜索,在邱光华机组执行任务航线附近的深山密林中,发现失事直升机残骸,全体船员遇难。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发出指示,向遇难者和机上群众表示深切哀悼,向遇难者亲属表示亲切慰问。 胡主席高度评价陆航团和机组同志,急于中央,处理灾民需要,不怕困难危险,不怕牺牲,顽强奋斗,为抗震救灾作出了贡献。 胡主席的重要指示,是对牺牲战友的最高嘉奖,也是对全团官兵的极大鼓励。

五位战友虽然离开了,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全团官兵,全力奋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截至6月10日,我们进行了1950架次紧急飞行,成功抢劫1126人,运送紧急物资638吨,运送被困人员2171人,保障中央和军事委员会首长视察灾区16架次。 其中,超常规、超气象飞行达1341次,创造了我军陆航史的记录。 我们以英勇的战友为榜样,不接受党和人民的重大寄托,不接受灾区人民的厚望,决心为了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继续以生命飞翔!

谢谢你!

汶川向世界报道

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张泉灵。

5月12日,在珠峰停留一个月后,返回拉萨,沉浸在奥运火炬珠峰传播报道成功的喜悦中,发生了大地震。 北京、台湾、日本都有震感! 我的第一反应是唐山大地震影响了14个省。 这可能是比32年前更大的灾害,但前方的灾害尚不清楚。 情况不明的时候是最需要记者的时候! 我必须去现场! 我知道高原撤退后的第一个基本上是休息,我也很想家,想要个不满两岁的儿子。 但这个时候去一线,不是我个人的选择,而是职业的本能。

得到批准,5月13日,我登上了震后拉萨至成都的第一班飞机。

帮助外面的人弄清灾区的状况是此时记者的首要责任。 灾区情况太多了,救灾人员必须知道,灾民必须知道,党中央必须知道。 我觉得自己肩上的行李空前沉重。 抵达四川省的当天下午,我们的新闻小组立即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北川。

交通中断,通信中断,余震不断。 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灾难还是打碎了我的想象。 必须尽快在外面通知受灾地区的情况。 让自己平静下来,在雨中发送了在灾区的第一篇报道。

道路,是生命线,也是灾害救援的关键。 在前往震源的途中,我不断自问:“灾区的道路怎么样了?” 去震中汶川的路为什么还不通?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把镜片对准这条路,引起人们的视线。

5月14日,我沿着汶川方向,前往213国道,踏上了开辟道路的现场。 观众看到了几乎一半的山倒塌,没有了路的景象。 这条路本来只有7、8米宽,是一座塌方面临岷江的悬崖。 员工可以去,但不能展开。 这篇报道,也许并不那么令人惊讶,但是解开大家的疑问指责消失了,人们焦急的心情也平静了下来,开始积极地出主意,怎样才能加快道路工程的进展呢?

灾区人民处于恐慌和悲伤的时候,没有什么比鼓起勇气,在废墟上活着救人更令人兴奋的了。 5月14日,都江堰幸福小区发现幸存者,救援人员开始与死神搏斗。 我想废墟下的人连名字都不知道,但电视前无数人都在注视着她。 我想给他们看:无数次,只要奋斗,我们一定会重生! 我建议现场领导直播救援过程。 那天晚上,我知道很多人在电视机前,他们的心通过我们的直播与灾区紧密相连。

那个废墟有三层,里面充满了空孔和尖锐的钢筋,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性。 直播中,我被指定站在巴掌大的位置,只能说不能动。 四川台的照相机张业伟在黑暗中一瞬间拍摄也停不下来。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照相机里的画面。 余光必须注意周围的情况,没有注意脚下。 起吊水泥板时,我们脚下的横梁被拽了,本来安全的地方就很危险。 但是,消防员继续帮助人,我们也继续报道,没有人离开。 士兵们紧张有序谨慎,我们的镜头尽量靠近。 几个小时后,被困住的人终于被运走了,她还活着! 现场一片欢呼声,我的耳机里也传来了北京工作室的欢呼声。 我知道在电视机前等待的人们也在欢呼。 我在现场说:“这欢呼声是对生命的礼赞! ”用最大的力量喊道。 外面的人不会放弃,里面的人不会放弃! 救人是英雄,被救的也是英雄! 这就是我们一线记者应该传播的精神,以人为本。

“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5月15日,我们跟着部队徒步前往震源。 两个事件是为了让观众明白:第一,震源中的村民们的情况怎么样了? 他们最需要什么? 第二,进入救援的士兵们将面临什么样的困难? 你如何应对这些困难?

我觉得前进的道路有时比珠峰更难。 那不是静静等待你踏上的路,而是不断的余震、松软的塌方层、坠落的石头,危险无处不在。 在滚石区,我们刚经过不久就再次塌方,半山跳楼,遮住了我们经过的路。 我们不停下脚一边走一边拍。

不停止9小时后,我们跟着部队到达了回转口町。 那已经是5月16日上午了。 紧张,饥饿,疲惫,我真的不想躺着做任何事,但一想到那么多人在等里面的消息,我们马上就参加采访。 天一亮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画面,从废墟上捡来的树被塑料布覆盖在帐篷里,外面整齐地放着回转口镇党、回转口镇人大、回转口镇政府三个品牌。 在旁边,士兵们展开了救援,当地村民们给部队送来了唯一的蔬菜。 那个场景,在我脑海里定格了,那个画面让我震惊:虽然灾难来了,但我们有党,有政府,有人民军队,人民有信心! 所以我们用了长镜头。 我用这个画面向全世界传播这样的自信。

5月17日,我们进入了汶川需要救援的“孤岛”耿达乡。 无形的伤口,谁都有一到现场就揪心般的疼痛。 但是,当被问到受灾者有什么不足,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时候,一位受灾者说:“把玉米的种子发给我吧。 现在种下去,秋天有吃的”。 虽然不是那时候会流泪的话,但我试着回想了一下。 这就是我们最朴素的村民,遭受了那么大的灾害,失去了那么多亲人,但他们想要的是种子! 种子不是希望吗?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前往灾区的原因! 我要传播这个希望的声音,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民的伟大和坚强!

观众打来了电话。 “真了不起。 在镜头里总是很冷静。 其实我也哭过。 面对这样的灾难,面对受灾的故乡,面对无形的英雄,有时会泪流满面。 拍摄于5月20日前往都江堰解决遗体的情况。 救援人员知道遗体在哪里,但为了死者的尊严,士兵们被扒手挖出。 当听说遇难者是母亲及其孩子时,母亲因灾害暂时下跪,用身体保护着孩子。 我完全失控了,躲在帐篷里纵情流泪。 我流下了心里的眼泪,我哭了所有的积郁,擦了眼泪,我不得不离开帐篷。 在镜头前我努力保持坚强和理智。 别哭,在心里,我总是这样提醒自己,灾区不需要眼泪,灾区需要我们的坚强

去支持,需要我们的关怀,要完成记者的天职。

灾区可能有数千名记者,但中央电视台有数百名记者前往一线。 我只是普通的一个人。

和我一起行军9个小时的照片张春喜已经51岁了。 为了带更多的设备,他不得不带太多的水和食物。 士兵走了,他边走边拍,士兵停下来休息,他还在拍。 进入震中胸闷,不敢躺下,所以他有心脏病,但还是平足!

我的同事冀惠彦大学,55岁了,从战场冲到各种灾难救援前面。 在灾区,暂时用从桌子上抓住的降压药支撑着。 从水上冲击映秀的时候,滚动的石头浪翻了冲锋舟,落水后,他一直不放开手上的摄像头,死里逃生,一上岸就发信息了。 这是为了让观众和受灾者看到。 另一条生命线打通了。

我的四个拍航空照片的同事被关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上两天多,吃野果好几次。 天气多变,地形多,纷繁复杂,山谷里的各种变化风给他们简单的飞机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救灾进行了航空空拍摄!

花13亿就能度过灾区的难关。 一个爱,乘以13亿,就会变成爱的海洋! 一个自信乘以13亿,就是中国人的脊梁骨!

在灾区奋斗的记者,就是用手上的钢笔、手上的麦克风、手上的镜头进行这个乘法运算!

在大灾难中,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让全世界看到了。 古老而新诞生的民族,所有人都一心一意,共同走向国难!

在大灾难中,我们以最人性化的方式,被世界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坚韧和大爱!

这就是最真实的中国,我的祖国!

谢谢你!

加快生态产品的价值转换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了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总理强调,深入实施可持续快速发展战术,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习惯绿色转换,同时“研究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 生态保护补偿是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重要途径,也是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实践的义不容辞。 寻找准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关键,创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方法,开拓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路径,是实现“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重要抓手。 【详细】

加快完善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需要持续的力量

应进一步深刻认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加快完善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 【详细】

标题:“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jj/17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