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产业 绿色引领未来
——第四届(2025)石油石化工业展览会暨易派客工业品展览会石油石化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亮点巡礼
九月金陵,秋意渐浓。第四届(2025)石油石化工业展览会暨易派客工业品展览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展会以“创新·开放·绿色·智能”为主题,全方位展示了石油石化行业在推动产业链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面取得的最新突破,充分展现了行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活力与发展动能。
高端核心装备突破技术壁垒
众多跻身国际一流的高端核心装备成为视觉焦点。作为展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石化展团携多项创新成果、先进技术和前沿产品精彩亮相。中石化石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Idrilling(应龙)科学钻井系统,能够实现钻井参数的实时优化。中石化经纬公司的“经纬领航”旋转导向钻井系统为钻头装上“火眼金睛”。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带来了特种润滑油脂、油田化学剂、环保水处理药剂、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其装备等石油化工上中下游产品,全面展示了中国石化在石油石化行业的龙头地位。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陕鼓动力)带来了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空分、储能等领域的多种系统化解决方案,其中自主研发的全新型十万等级空分机组,为国产化大型高端装备技术的持续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陕鼓动力自主研发的CCUS技术采用化学链矿化工艺,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已经在陕煤集团榆林40万吨/年CCS项目、中国石油新疆油田100万吨/年CCUS项目等多个国家级重点项目中落地,推动CCUS技术加速向工业化应用迈进。
值得关注的是,浙江强盛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带来了自主知识产权的BOG压缩机模型,该产品具有耐低温、高流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国家管网的多个国内大型LNG接收站工程。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一系列油田钻井作业的核心钢材装备,包括适配高温高压下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单质硫及高氯离子的苛刻腐蚀环境的镍基合金管,适用深层页岩气开发的高性能套管,专用于老旧井和低产井修复的极限规格小口径直连型套管等高端能源用钢产品。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重点展示了多款油气用管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有效提升了我国陆地及海洋油气资源的高效开采能力,并成功打破了国外在钢悬链立管领域的技术封锁。
绿色低碳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贯穿石油石化工业全流程。中国石化展示了全球最大光伏制氢一体化项目成果,以库车绿氢示范项目为核心,贯通光伏发电、绿电输送、绿电制氢、氢气储存、氢气输运、绿氢炼化生产流程的全产业链。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年产绿氢2万吨,通过绿氢替代天然气制氢,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标志着我国绿氢产业规模化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北京中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燕建设)带来的“退役机电设备拆解与再制造”项目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停留。该项目创新构建拆解再循环与设备再制造双链条循环模式,推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全流程闭环。绿色拆解新模式突破传统粗放式拆解手段,实现电机拆解全过程零污染。设备再制造赋予废旧设备新生命,使成本降低至新设备的30%,电机效率显著提升。同时依托燕山石化公司“蓝翠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处置危废固废,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让每一台退役电机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动能。
烟台龙港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二氧化碳管输增压泵,不仅解决了二氧化碳输送难题,还打破了国外关键技术垄断,已经成功应用于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让传统能源追光逐绿的势能更加澎湃。自主研制的VS6立式筒袋泵在天津南港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的长周期运行中展现出卓越的适应性与可靠性,大幅提高了运行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成为该项目设备国产化的亮眼标杆。
在CCUS领域,沈鼓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燃煤电站CCUS示范项目提供了国内首个8级整体齿轮组装式离心压缩机组,该机组还可以应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循环、尿素装置、输煤装置等不同领域,为实现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提供了全流程装备解决方案。
在节能技术方面,无锡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多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传热产品。其中最亮眼的新型高效降膜式蒸发器,通过创新设计使传热效率提高40%,能耗降低30%以上。与普通换热器相比,设备使用周期内无需清洗,为企业节约维护成本。截至目前,该成果已经成功推广应用在国内外35套石油化工装置。
针对油田井场高能耗的特点,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易事特)创新推出柴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离网型微电网供电系统,显著降低了传统柴油发电的碳排放与噪声污染。该系统搭载智慧能源控制系统,实现供电成本综合降低30%,为抽油机提供经济可靠的清洁电力。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石油深圳院,共同研制具备多能源自动路由的风光柴储一体化设备,预期节能10%~20%、单油井全年用电费用降幅约25%、单井每年减少碳排放约14吨,助力油气田用能清洁替代。
数字智能赋能产业升级
本次展会随处可见“黑科技”,全方位展示数智技术在石油石化产业链的有机融合,为传统行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在中国石化展团,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北斗运营服务中心打造了数智石化北斗引擎,借助5G、AI等新技术,远在新疆的勘探项目的各项信息尽收眼底。中国石化核心润滑品牌长城润滑油的“智润宝”AI选油助手智能体惊艳亮相,搭载设备用油选型、智能产品对照等多种智能体,大幅提升客户润滑决策效率。中石化华东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带来的玻纤蜂窝新材料具有卓越的强度、刚度和保温隔热性能,相较传统材料减重30%以上,该材料打造的“云翼移动仓”能够抗震8级、抗风12级,承受-40℃至60℃极端温差,为野外勘探人员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本次展会上,哈电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除了各式传统电机装备,还展示了智能电机远程在线监测诊断服务系统,集成物联网、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算法分析等多维度智能技术于一体,犹如电机的“专职医生”,实时监测分析电机的各项运行数据和状态,对设备随时进行健康评估和智能诊断,构建智能电机远程运维服务平台。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面展示油气和化工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在智能油气田领域,通过5G、物联网和AI算法实现无人值守站远程监控、设备预测性维护及生产优化;在智能炼油化工方面,依托AI视觉与大数据模型对核心装置进行预测性维护和工艺优化,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同时,综合加能站通过智能化加持,重构消费体验与安全管理模式。
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新一代高压开关设备——可集成在预制舱内的GIS,其施工周期短、环境适应性强、空间布置灵活等特点让它成为油气勘探项目的优选,在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它会安全可靠的迅速切断电路,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另一款明星产品NGC5智能型低压开关凭借异形排和500mm超窄宽度设计,大幅提高了石油化工高密度供电场景的空间优化能力。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带来的全生命周期智能一体化运营及数字化交付同样引人关注。在工程建设期,可以分类、收集、整理、审批石化工程的各种数据资料,并最终移交给运营维护团队,实现物理工厂和三维数字工厂的同步交付。在运维阶段,可以实现与生产运行管理系统的数据集成,为生产运营管理提供服务,最终实现面向全生命周期的三维数字工厂。
标题:第四届石油石化工业展览会暨易派客工业品展览会石油石化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亮点巡礼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jj/45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