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74字,读完约2分钟

台北8月13日电题:台湾京剧名家魏海敏:梅边传承创新中百变

记者李欣路梅

1987年以梅葆玖为师,时间突然过去了30年,台湾京剧名角魏海敏最近在台北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这一点时颇感感慨。

1957年生于台北,幼年接受京剧表演训练,魏海敏少年成名,20岁为台湾顶级品牌青衣,但对未来方向犹豫不决。 1982年,她在香港看梅葆玖的公演,说:“一眨眼就看到了京剧的价值,彷徨感消失了空。” 魏海敏立下了以京剧为业的志向。

经过票友介绍,魏海敏于1987年终于在香港与梅萧玖见面,提出了拜师的想法。 当时没有考虑学生的梅葆玖被这位台湾姑娘扎实的基础和热情的学习所感动,接受了这位最初的弟子。

京剧讲究师徒传承,口传心授。 因为在军队剧团,魏海敏暂时不能去大陆向老师学艺。 她首先寻找各种视频资料,反复推测自学。 1991年身份限制开放,魏海敏迫不及待地去了北京,在前门酒店举行了盛大的拜师仪式。 “京剧界的前辈们一齐来庆祝,他们都是我的偶像,对我拜师学梅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 行老师礼的时候,她非常高兴地哭了。

“有艺入门”比“一张白纸”更难。 从1993年开始,魏海敏继续在北京进行特别公演,通过集中练习,她系统地纠正和重新规范了过去所学的戏剧习性。

学习梅花的十多年,也是魏海敏创作的高产期。 “那十几年的双城生活很奇怪,在台湾高速开车,不断演着新戏,在北京安静地和老师学着老戏。 ”。 魏海敏形容说:“学古戏对我来说就像存银行,存北京,去台北的花。”

魏海敏和老师最后一次同台,是去年10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纪念梅兰芳生日120周年的《双甲之约》的终场公演。 “近距离和老师接触,可以注意他的呼吸、眼神、细微的动作……通过他,我好像看到了梅兰芳大师。 ”

年4月,梅葆玖在北京去世。 今年4月,魏海敏在两岸举行了“梅边九歌”专辑巡演,他说:“希望能将其包含在老师为纪念而传授的梅派中。”

她说:“现在还是觉得老师不去,还在我身边。 站在舞台上,我的脑海里依然浮现着老师的身影。 突然意识到老师在表演的时候,脑海里一定浮现出梅大师的形象! ”。

标题:“台湾京剧名家魏海敏:在梅边传承 革新中百变 – 台湾资讯网”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xw/7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