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8字,读完约4分钟

2019年元旦,是“向台湾同胞呼吁书”发表40周年。 回顾1949年,大陆和台湾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行业出现对立的情况,通商、通航、通航也被禁止。 截止到1978年12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台湾同胞报告书》,提出两岸和平交流建议后,两岸结束军事对峙状态,进入重要历史分水岭。 《写给台湾同胞的书》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背景下发表的,那个时期的国情氛围,除了对改革开放的决心外,还正视了两岸关系对未来和平快速发展的期待。 《向台湾同胞呼吁的书》在过去的40年中,在两岸之间支撑着这一期待。 为今天两岸的融合和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9年1月1日《控诉台湾同胞书》发布后,人民解放军从当天开始停止对台湾金门等岛的炮击,在随后的40年间,大力开放大小三通、推进两岸海空运输直航、签订两岸经贸协定、开放双方媒体驻点采访、“海峡

笔者是80后出生的台湾青年,《写给台湾同胞的书》发表时,我还没有出生,但这个公告深刻的影响意义却伴随着我从出生、成长、毕业到就业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小时候,我们在台湾台南的家住在公寓的一楼,左边隔壁住着非常多的外国老兵,我经常看到哪些老兵拿着毛笔在报纸上写书法,他们也和我讲抗战时期烽火下的危险处境,就像故事一样,退伍军人。

80年代,我小学的时候,两岸就可以互相通信了。 公寓的信箱排在一楼门口,退伍军人们纷纷收到大陆寄来的家书。 在民间互联网不普及、没有高端智能手机的20世纪80年代,这封迟来的信,跨越了台湾海峡,邮寄了数不清的亲人分离思念和泪水。 当时,我的年龄还不足以理解两岸的关系,但有时不能很好地理解。 为什么退伍军人们在报纸上写的书法是繁体字? 但是,邮箱里大陆来信的字体不太一样。 多年后才知道,那是简体字,两岸是1949年以后的不同。

2000年以后,往返大陆的航班增加了。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寒假期间我们学生有很多机会通过在各种两岸民间基金会和学校举行的访问团来大陆交流学习。 上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我跟着学生访问团访问了北京、南京、苏州、上海,第一次看到了儿时老兵们形容的家乡。 第一次参观北大的宿舍和北大的同学交流,第一次去复旦大学看到了用教科书形容的这个学校的样子。

年以后,台湾学子可以参加的两岸交流形式越来越多。 在读博士期间,我有很多机会访问大陆,参加研讨会并发表论文。 这一时期两岸学子的交流与80年代在我家公寓信箱前等着家书的退伍军人们大不相同。 到大陆的交换生人数很多,我们在台湾的各门课上,大陆的同学一起上课,台湾的同学也去大陆出席研讨会,成立了微信小组。 会议之前大家一起玩,两岸交流基本上没有发现任何时候空地域的障碍。

年的上个月,我去厦门大学参加了“第四届两岸学子论坛”,在同一个论坛上认识了广西师大的研究生,我们当时留下了联系方法,就在这样的缘分,我毕业后来到了广西师大入职教师,成为广西师大的第一位台湾籍教师。 年,人社部在扩大台湾细胞大陆事业单位就业试点地区时,将广西纳入试点地区,年惠台31条政策的出台,完善了我在大陆任教的所有必备条件,使我具备了稳定的同等待遇就业条件。

回顾《呼吁台湾同胞书》4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现在我们两岸同胞共同分享改革开放的果实,台湾经济更加接近大陆,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就业生活,得到稳定的保障。 《写给台湾同胞的书》最后一次公布是在1979年元旦,但当时大陆传达给台湾同胞的关怀,持续了40年之久,基于这份文件,两岸制定了更多的促进融合的政策,让我们在生活和心灵上走得更近。 展望未来,希望两岸同胞珍惜这次宝贵的相遇,继续建设促进两岸社会经济和平快速发展的海峡人行桥。 (作者:王孟筠,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台湾籍教师)

牢笼:孙焕越

标题:“台湾青年:《告台湾同胞书》是一封弥足珍贵的家书 – 台湾资讯网”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xw/7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