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位元產業鏈知情人士透露,消費電子龍頭藍思科技已與OpenAI達成深度綁定,成為其AI硬體生態的核心供應商,為智慧眼鏡、智慧音箱等關鍵產品獨家供應核心結構件和整機組裝,其合作深度遠超普通零部件採購關係,已延伸至產品研發早期階段。
這一合作早有端倪。OpenAI今年5月以65億美元收購喬尼·艾夫創辦的io公司後,迅速啟動硬體供應鏈搭建,而藍思科技憑藉為蘋果、Meta等頭部企業供應高端結構件的經驗,成為首批核心合作夥伴。"OpenAI的硬體團隊核心成員多來自蘋果,對藍思的精密製造能力很熟悉,雙方對接效率遠超預期,"一位接近OpenAI供應鏈的消息人士表示,"藍思不僅負責生產,還會提前3個月介入原型機的結構設計與調試,確保部件適配性。"
藍思科技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材料與工藝突破。其自主研發的納米微晶玻璃技術已應用于OpenAI智慧眼鏡專案。此前藍思科技為喬尼·艾夫團隊打造的4800美元航海燈燈罩,實則是雙方技術協同的"預演"——那款高精度打磨玻璃部件的製造標準,已同步遷移至OpenAI消費級硬體生產中。
在OpenAI的供應鏈體系中,藍思科技佔據獨特地位,掌控著直接影響產品"顏值"與耐用性的核心結構件環節。以OpenAI智能眼鏡為例,藍思供應的0.7毫米超薄微晶玻璃外屏、光波導支架等部件,單機價值量近2000元,且具備獨家供應優勢。一位行業分析師指出:"結構件成本占AI硬體總成本的30%以上,藍思的技術壁壘意味著OpenAI短期內難以替代。"
藍思的整機組裝能力已通過量產驗證。其為Rokid代工的AI眼鏡已實現規模化交付,依託從鏡架、鏡片到整機組裝的全鏈條覆蓋能力,將產品良率提升至93%,BOM成本降低15%。這種垂直整合能力正被複製到OpenAI項目中,"藍思能從礦石原料到精密模組全流程自製,這在行業內很少見,能幫OpenAI快速控制成本並保障品質,"前述知情人士補充道。
合作已向更多領域延伸。OpenAI在9月披露的人形機器人頭部模組研發專案中,藍思已組建專項團隊攻關,其曲面玻璃顯示技術與高強度結構件方案已進入原型測試階段。此外,藍思還在為北美AI客戶開發AI伺服器液冷模組,預計2024年第四季度試產,形成"終端硬體+算力設備"的雙軌供應格局。
對於藍思科技而言,與OpenAI的綁定正值關鍵轉型期。儘管其仍佔據全球高端手機玻璃蓋板6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消費電子需求放緩倒逼其尋找新增長極。而OpenAI規劃的2026年底首款類AI Pin設備量產、目標出貨1億台的計畫,為藍思打開了增量空間。"這很像AMD當年切入AI晶片賽道,藍思正憑藉技術適配性在OpenAI生態中建立不可替代性,"前述分析師表示。
目前雙方均未公開回應合作細節,但供應鏈資訊顯示,藍思位於中國湖南的生產基地已擴建AI硬體專屬產線,預計2025年產能提升40%,以應對OpenAI的量產需求。
标题:藍思科技深度綁定OpenAI硬體供應鏈
地址:http://www.theproblemwithdata.com/twjj/46040.html